|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m$ y' [' p" j$ s
' V+ K8 {4 d) Q. ~ 新浪娱乐讯 第64届戛纳电影节华语力量又添新人,电影节组委会发布消息,1988年出生的导演江博铭凭借处女作《葬》入围短片角展映单元。该片关注中国安葬方式,深入探讨生命与选择、伦理与道德、责任与尊严各种复杂关系中的问题与冲突。江博铭称自己在小学6年级时就已见过陈凯歌导演,受其影响颇深,在他看来,“陈导演在拍片现场是最认真的那个人,他的感染力与气场能够影响到所有人”。& h" T9 w$ U1 s5 n0 n6 @
《葬》来源新闻事件 深入探讨生命与选择
6 k' w5 k0 s" }7 z 仅29分钟的《葬》是江博铭与电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表示自己是在一则时事新闻中得到的灵感:“有几个人,行凶杀人,后来查明原来是他们要用那些人的尸首来替代自己辞世的家人,让亲人能够土葬。” t/ H+ w3 {7 b. d1 S
他在看到这个消息后颇为震撼,后来深入调查,才发现,这并非奇闻。他说:“原来,因为国内一直提倡火葬,但中国传统还是希望能够让家人在身后入土为安,但是当这种想法遇到政策控制时,就会滋生一些人用极端方式来处理,比如行凶杀人,比如偷梁换柱。”8 f3 D, N% r. e
因为自幼热爱电影,他就用电影把自己的感受表现了出来。他说:“除了表现这个现象之外,我还希望能够展现出人性中的激烈与无奈,并且能够思索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历程中的现实与遭遇。”
6 a; z4 S. T. U! z2 j0 f 江博铭深受陈凯歌影响 因《葬》赴日本学电影
5 s5 T* w I1 R' _3 z/ K 江博铭在拍摄《葬》前,并没有受过电影专业训练,正因为他对电影的热爱,在高中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愿意尝试有关电影的各种工作。他依靠天赋与坚持,在16岁时就成为全中国最早的苹果系统剪辑师。
- B! Y+ L* Q& F3 |: m6 x+ R; v' p; ?8 M 因为父亲和陈凯歌是很好的朋友,他比其他学习电影的人有了更多的便利条件。除了在6年级时,就和陈凯歌导演同桌吃饭,还在他拍摄《无极》期间,多次探班。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剧组拍戏,就是去北京电影制片厂看陈凯歌导演拍《无极》。" w ?5 _2 a. z# w) o4 V& u, c! k
作为一个纯粹的85后,江博铭显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他这样描绘那一时刻所感受的震撼,“陈导演平时非常大度,很包容,他不会过于较劲,也很随和。但在片场,他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表示后来拍片一直深受这一幕的影响:“陈导演在拍片现场是最认真的那个人,他的感染力与气场能够影响到所有人”。/ u( Z& Z4 Q8 u0 U
此前,在戛纳电影节各大单元里的华人势力,只包括邹鹏执导的《嫦娥》入围影评人周单元作为竞赛片独苗,陈可辛执导的《武侠》入围午夜场单元作为展映单元独苗,现在又添最年轻的华语电影人力量。 据江博铭透露,《葬》不仅带他来到了戛纳,还让他得以进入日本大学导演系攻读电影。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 赵静/文" a0 x" @7 u' E# D2 g( c( W5 G* {
9 `0 S+ z/ y1 g X4 w(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