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d( _ T/ b' W3 l
( G" r: \( T8 ?0 V& h) z 5 M6 A. F5 I! Z. f% v& R. V( R% Z
昨日,华南师范大学考点,考生参加笔试后步出考场。新快报记者 宁彪/摄# y: e! r$ A3 m* B5 D7 H
2011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昨日在各考点同时开考,4万多名考生竞逐809个公务员岗位,考生总数与职位数比例约为50.9:1,相比去年34:1的考录比,要在今年争得公务员“饭碗”,难度更高。
* u* x, n# s- o$ ?- y “题目难度跟国考有一拼,连常识题都那么难!”新快报记者走访暨大、华师等多个考点,不少考生众口一词,大呼题目很难。& L* ]. }& Y! E! W" n9 l. @; B% _ T
行测 难度增 见题自嘲似文盲# ?6 m! g( m2 c+ x- V
“比省考难,尤其是图形推理,找不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林先生现在萝岗区一家外资企业供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考碗族”。他告诉记者,从2009年毕业以来,无论国考、省考还是市考,自己一场不落,像这么难的题,还很少碰到。“试卷里有不少出乎意料的题,资料分析全是数据,要自己算,浪费了不少时间。”
6 c) K. @: r! K: h4 O {: V 与林先生同在暨大参加考试的小孟也觉得题目很难。“看到题目,我才发现自己似个文盲,连常识题都不会。”他印象很深的是一道常识题,“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要选出‘弱水’的出处,我答得乱七八糟。”但他对考试题序的变化赞赏有加,“开卷看到的不是数学题了,而是选词填空,这样的安排很‘温顺’,不会一打开试卷就‘吓’到我。”
L6 m) d% ]' z, I0 A: K$ b1 r5 A+ ~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行测共100道试题,包括词语选择(25题)、数量关系(15题)、图形和逻辑推理(30题)、资料分析(15题)和常识判断(15题)等五部分内容,考生反映的难点多集中在推理和资料分析中。' l `+ p9 L, v3 k# q2 Q, d2 h R
还有细心的考生发现,昨日试中没有给考生配发草稿纸,规定考生可将题本用作草稿,“可以在上边乱写乱画,考完后跟答题卡一起交上去。”一位外地考生说,这样的做法很环保,颇具“广州特色”。* l$ Z2 M! M# a
申论 就百度文库事件给对策& `* O! b7 k1 P# {; n6 l
“广州的申论题很务实,只要关心时政,平时注意积累,应该能写好。”来自湖北的蔡小姐步出考场,一脸喜气。她告诉记者,自己本来就是一名网络编辑,对百度文库事件了然于胸。“运气太好了,申论写得很好,但行测成绩应该不高。”7 O" m& j2 \# U0 R0 S
昨日申论主题是知识产权问题,要求考生就百度文库事件,在完成一系列材料阅读后,从政府、行业、企业等不同角度,给出互联网版权的对策。“不是泛泛而谈,要分析原因,并给出可操作性的方法。我觉得要写好还是很难。”考生李小姐说,自己对百度文库事件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要对此给出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对策,本身修为仍不够。
9 u/ z6 \1 Z, `9 F0 i' Y* i1 L 新快报记者采访多名考生,发现不少人对阅读材料的数量颇有微词。“20多个要读的材料,七八页纸,看完这些东西至少要半小时,还要理出头绪,组织写作,难度太大。”在华师考场外,应届生刘同学说,他和不少场内考生沟通过,很多人为了“消化”资料,占用了写作时间,“还有一个考生,看完材料没时间写,直接交卷走人了”。
/ U K) _7 M6 c( \* r 在暨大考点外,一位提前交卷的湖南考生表示,自己读材料就花费了40多分钟,看到头发懵。“反正行测考得也不好,就昏昏沉沉交卷了,申论的文章基本没写。”
& A7 g6 y1 Q- n" u6 B7 ] 特写 “妈妈团”顶烈日陪考" Z3 _- Q# X2 t: G
记者留意到,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场外陪考人员规模超前,尤其是前来陪考的妈妈,人数很多。6 X; \7 d& ^4 F6 k9 j
早晨8时,在华师考点外,大批“装配”着报纸、雨伞、水壶的陪考妈妈在场外静候。临近中午,虽烈日当空,气温已超过30℃,但妈妈“陪考团”仍坚守岗位。“我陪女儿来考试的,希望能给她精神上的支持。”单女士家在番禺,为了不耽误女儿公考,几天前已在考点附近订好酒店。“住在旁边保险些,考公务员比高考还重要,当然要重视。”
1 a+ J& b6 h/ R( y/ D 来自湛江的张女士说,“来广州好几天了,要先踩踩点,让儿子熟悉一下环境。”她说,儿子是应届生,本科攻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谁都盼他找份好工作。公务员稳定,待遇好,口碑也好,希望他能考得上。”张女士说,儿子已经参加了国考和省考,两次都上了分数线,但最后没有被录取。+ G9 B, c% ]: n8 U e( H* M
女干部更“爱”公务员: G" d a8 D8 n! Q0 X3 G1 R+ K" w
罗小姐在某事业单位供职近10年,已是一名干部。但在她心底,最青睐的职位还是公务员。“考了3年,就是考不上。”她苦笑着说,公考竞争太激烈,自己考前也没时间复习,所以高中的几率非常小。“靠平时的积累来应付考试,成功率不大。碰运气吧。”罗小姐说,现在事业单位的薪酬也低,没有公务员的编制,稳定性和待遇水平都不如公务员。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实习生 庞宇6 ]4 S! F; |0 c8 J* }) m, G# T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K& ]2 _7 m4 p+ B+ B; {8 e
. o6 b) M7 ^5 A3 Q4 d1 p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