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69|回复: 0

发改委一房一价政策满月追踪:开发商三招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1 日 22: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Z% K' n8 |5 I/ l9 [

3 Q+ ?3 f2 I( z# t8 D' r  新华网深圳6月1日电 题:开发商又与政策“躲猫猫”——“一房一价”政策满月追踪# g8 s7 k- M4 J# j6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彭勇、赵瑞希、付航
4 m3 S8 s5 G* X% V0 j& X* R; s6 M  针对开发商坐地起价这一顽疾,发改委要求从5月1日起,所有楼盘必须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做到明码标价、一套一标,不得擅自涨价。
# S4 i& v! J& A, T* G  一个月过去了,“一房一价”政策执行得如何?曾经扑朔迷离的房价能否摊在阳光下?记者在深圳、广州等房地产热点城市进行了追踪采访。
; T# \' T: m: N+ ~0 U" x  开发商三招应对“一房一价”规定' [: P$ [. P0 I2 X2 h# s  W
  国家发改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明码标价后,可以自行降价,打折销售,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备案。
/ i0 x0 W4 y2 z9 \+ F; i) E7 y8 ~7 r4 t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针对发改委的明文规定,开发商通常采取三个“招数”应对:
' i% k# h8 {2 R2 W: |  一是“遮遮掩掩”。记者走访了多个楼盘销售中心发现,只有少数楼盘严格按规定在显著位置放置标价牌。深圳宝安区一在售楼盘的营销中心就没有明显的标价牌,但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已执行“一房一价”规定,每套房子都有价格。但购房者只能通过销售人员口头得知自己看中的房子的价格。% Z/ ~5 B1 @) B- Z3 E
  二是“阳奉阴违”。最近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位于深圳龙华的“中央原著”楼盘,在销售现场看到,3栋6CD的公示价格为每平方米33583元。而记者在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上查询发现,该房备案价格为每平方米26400元。两个价格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记者在位于该片区的其他楼盘也发现了此问题。( u! ^( }% u8 ]* M6 N
  更有甚者,还有楼盘的售价超过备案价格。以面积为63.19平方米的深圳“金地上塘道”10栋1单元16B为例,销售人员告知的最终售价为152万元,而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网站的数据显示,这套房子备案价格为每平方米23817元,据此计算总价应为150万元。+ y$ a" ^$ {; e. u" ^2 |
  三是“高报低开”。面对明码标价的要求,很多开发商玩起了价格游戏,把商品房备案价格定得远高于销售价,而两者之间的价差就是开发商坐地起价的空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不高过备案价格的情况下,隔三差五地给房子涨涨价。以广州市番禺区的诺德中心城楼盘为例,6梯1402房的标价为166万元,实际售价为107万元,两者足足相差近60万元。- ^' o4 q. n+ b$ M6 i- @" ?
  “要买房就赶紧出手,以后还有得涨。”“中央原著”楼盘销售人员对一位正在犹豫的购房者说:“龙华是深圳新近崛起的楼市板块,新盘很多,备案价格一般都在每平方米3万元左右,但实际成交价大多在每平方米2.3-2.5万元,你说这里有多大的涨价空间?”
7 f) r% q7 Q' X( P5 H% h8 n  有关部门只做格式审查管不住坐地起价7 i  D+ J: |5 S; C* ]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房一价”政策没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在于政府执法部门未对那些有法不依的开发商进行严肃查处,使那些“遮遮掩掩”和“阳奉阴违”的现象还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开发商之所以使用“高报低开”这些把戏,还在于价格备案这一环节存在监管漏洞。为何明显高于实际售价的申报价格能够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
9 p+ l* I1 P+ ~. t) j% j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已在深圳执行多年,而“高报低开”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就曾就此问题致函物价部门,要求对这种行为进行查处。”
1 l; P" |1 D, ?  “但由于商品房价格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地方价格主管部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可以查处和干预‘高报低开’的行为。根据目前的规定,我局仅是‘一房一价’价目表的监制机关,只具有格式审查权力,即审查开发商是否按照固定格式公布相应内容,而对于标示的具体价格则无权干涉。”该工作人员说。
7 ^7 b8 J4 l; `# }. c2 z: P  广东省物价局也证实了这种说法。该局表示,“在广东省,除保障性住房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外,其余商品住房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法自主制定。对市场调节价管理的商品房价格,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具体价格水平,而主要是规范商品房销售中的价格行为。”
( ~+ C* F7 e: y$ o! O  “如果大米卖出一斤100元的天价,政府该不该管?”深圳市民周明质疑说,商品固然要由市场定价,但住房问题不仅仅具备商品属性,还具备社会属性,实现“居者有其屋”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何况,国家已经要求各地出台房价控制目标。“如果任由开发商制订备案价格,那么房价控制目标还有可能实现吗?”
, E( s* v2 x1 k0 |9 A. e  据悉,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新国八条”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而房价控制目标“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来制定。
! X3 x& D9 x( T1 Z" K  “有形之手”果断出击才能管好楼市调控
( _' o3 @9 T0 ?6 F) I  出台“一房一价”政策的初衷是要构建一个公开透明、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让房价逐渐回归理性。但从深圳、广州等城市的落实情况来看,这一政策已出现了被架空的危险,政府“有形之手”没有果断出击是重要原因。; G1 Z0 ~& V. k/ _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当“一房一价”遭遇无人能管的“高报低开”,沦为了“走过场”的形式时,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行政之手应在此特定时期有所作为,积极介入商品房定价环节。
! [' K( a; X8 M4 E8 f1 j& b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说,在1998年到2003年,楼盘销售其实已经是明码标价。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开发商才耍起了滑头,玩起“躲猫猫”的游戏。对此,政府应当干预,还消费者以知情权。财税部门掌握开发商的成本利润情况,应该与房管部门合作,监控行业动态,维护房价的合理定价。
8 v7 w" c$ q5 ]( u7 H5 q# g  专家们指出,“一房一价”是落实国家楼市调控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应当尽快从两个方面抓起:2 {7 K' Q' }3 _, D3 t- ]
  一是尽快出台“一房一价”实施细则,将备案价格与房价控制目标挂钩,比如将房价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片区,每个楼盘的价格都不得高于该片区房价控制目标。同时赋予执法部门更多的监督查处手段,对于屡教不改的开发商实施重罚。; W1 |. p, G: H& E) r( \
  二是加强协作,防止推诿扯皮。楼市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土房管、工商物价、财政税收等众多部门,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就会出现“九龙治水”的尴尬。当前楼市调控已经进入由量缩转为价跌的关键时期,只有扎紧篱笆,堵住窟窿,调控措施才能奏效,群众的期望才能实现。
) r. M. }3 L( }(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I4 w" y: c  Z  ?. ~9 o  w( ?6 X7 s+ X9 [/ z0 m3 Z! Y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4 日 02:38 , Processed in 0.0248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