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6 f: u7 w5 @
$ t F- e8 F+ W" U5 A+ N 据6月1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16日下午3时至5时,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宋哲大使与国内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回答了网友们关于中国外交、中欧关系、欧洲形势等近百个问题。
) b/ S# _3 N& q& q$ C, U 网友“快乐至上”提问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欧洲旅游、购买奢侈品、留学等,欧洲对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在发展中欧关系时用好这些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呢?宋哲表示,高档消费品,不仅是中国游客在欧洲购买,中国自身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也给欧洲提供了很多商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欧洲不少知名品牌全球销售出现下滑,但在华业绩却大幅上升,这表明中国市场是开放的。中国游客赴欧购买高档消费品,还反映出中欧之间的人文交流更加频繁。+ `: f- x, D0 E6 P) r
也有网友提出外交上的敏感话题。一个名叫“战鼓”的网友称,最近一段时间,外媒刊登了一些欧洲学者的文章,说中国外交日益强硬,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膨胀。“有人当面与您讨论过这个问题吗?应该如何看待他们这种看法?”! o8 q5 \3 `, j: X, Z
对此,宋哲认为,对中国的外交还不宜简单地用“强硬”或“软弱”来评判。在涉及我们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完全做到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做到了寸土不让、寸土必争,这也是一些国家指责我们变得更加“强硬”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的发展变化是21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正在冲击500年来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一些传统大国对中国的发展还不适应,特别是一些人还不习惯于平等对待中国。* {4 e9 l2 h" h7 ]& z3 P3 ]
宋哲强调,当前,国际社会,包括官方、智库、媒体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越来越关注中国,甚至拿“放大镜”观察我们的媒体和网民评论。网络无国界,在网上每个中国公民都可能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网民也需要更加注意展示冷静、客观、平和、宽容的大国心态,如果逞一时口舌之快去讲一些不够严谨甚至不负责任的话,反而可能正好中了一些“中国威胁论”鼓吹者的下怀。
, L/ c, w4 {+ t. p6 H- e* L 还有网友关心欧盟何时能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宋哲表示,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是20多年前的产物。禁令的实质是对中国的政治歧视,与当今世界潮流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相背离。(李 源)
+ k' i( x. m7 m0 \( l; c* w [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R U& f3 a. ~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w+ s; y# c$ R5 `3 c" X* n5 y9 Q6 _! G' Y% k6 d' o1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