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k( }2 l% J3 u K# S1 y( b& l
. l$ V6 v& V$ o6 B$ V; L T) S- ? ' a# ]& p, s- b; m: q& w
我国今年来每年新发现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均在10万人以上。新华社发
& I7 [; B" k4 W4 B$ H' E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禁毒报告显示,去年查获的11.94万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超过80%,其中18岁到35岁的9.1万名,18岁以下的5000多名。 / j6 s( Q, ]0 ?, ]. q
“我国传统毒品滥用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合成毒品滥用情况突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教授、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维俭告诉记者,青少年吸食合成毒品问题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
) p1 [1 R' T5 H4 v/ b$ W 吸食合成毒品日趋低龄化 - z5 O& w( a9 z( y, Z; M! _* V- q: @
曾参与侦办多起禁毒大案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从近些年来本地查获的多起毒品犯罪看,合成毒品犯罪比重逐年上升,吸食合成毒品的场所也由娱乐场所向宾馆、浴池、廉租房等不同地点分散。合成毒品滥用及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 ]. c1 o# l6 V/ q, ?
据新华网6月22日报道,目前,我国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高发态势,全国16个省(区、市)破获合成毒品案件总数上升超过20%,27个省(区、市)缴获合成毒品总量超过传统毒品。吸食合成毒品人群进一步扩大。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合成毒品危害的最主要人群是青少年。在新查获的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中,平均年龄为29.8岁,比海洛因滥用人员低5.9岁,这一差距正在持续加大。 2 y1 X+ A" h! P4 T
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此前向社会公布一组数字,2008年公安机关掌握的“90后”吸毒人员1.7万人,2009年迅速增至3.7万人,1年内增长115%,其中一半左右都有复吸查获记录,最频繁的曾在两年中被查获6次。他们中80%以上滥用的是冰毒和氯胺酮。广东部分地方查处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因吸毒诱发的高达80%。“90后”吸毒人员增多应引起社会高度警惕。
2 U% F; v/ q- m, d: l1 [3 o 为什么青少年对合成毒品“情有独钟”
7 i# A) ]) P) o “与传统毒品相比,合成毒品对人体的毒害更加隐蔽,一次足量尝试即可给吸食者带来轻松、愉悦和迷幻感,且短期使用没有明显的身体依赖性,再加上一些错误导向,将合成毒品与时尚、享乐、狂欢等符号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年轻人具有非常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高维俭告诉记者。 * l4 N" J- A; A3 P
秦皇岛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负责人还向记者补充了一点,“之所以很多年轻人崇尚合成毒品,是因为它充分迎合了年轻人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特点,合成毒品具有强烈的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某种程度具有‘性药’的功效,青少年吸食后会产生极强的生理兴奋,进而引发集体淫乱、自残或互相攻击、犯罪等行为。”
' F: \0 A* m) E8 {/ d 对于“90后”青少年滥用合成毒品的原因,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栗翠华向本报记者表示,时下一些明星、高级白领“嗑药”、“嗨吧”、“溜冰”、“打K”,青少年辨识能力差,误以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玩这些,这就是时尚、潮流,家长、社会再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青少年自然被拖向难以自拔的深渊。 + c( e1 S3 @1 h0 u0 c4 T6 g( F/ k
防范合成毒品有“四难”
! U! T( O3 Y2 A3 Z: J1 b) u) {9 ~ 公安部禁毒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近年来我国对合成毒品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大,但在治理和防范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 m* F" q5 c7 \: T4 I# {! `9 C: O) p 一是制度上存在监管空隙。我国是化工大国,制造合成毒品的原料大多是常见的药品、化工原料,制作成本低。犯罪分子往往会通过制度空隙套购、骗购易制毒化学品,这对药监、安监、公安、商务、海关等监管部门如何统一、协调,建立更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法律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 E+ d7 r! X, G* n& H 二是发现难。合成毒品外观类似普通药品,制作工艺也不复杂,加工厂点不用很大,因此相对隐蔽,滥用时也多在相对封闭的场所,如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涉及的“产业链”和“利益面”较广,发现起来相对较难。又因为涉毒场所业主“主观明知”认定难,影响了打击处理。 * ^; E% Y/ k9 n* B9 Y. O+ }. }
三是搜集、固定证据难。合成毒品在人体内滞留反应时间短,若当事人是在非吸食状态下被查获,往往难以检测认定。
9 d5 o# X1 {3 R 四是相关法律不尽完善。合成毒品成瘾性尚无统一标准,法律规定上也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打击合成毒品违法犯罪的有效性。 * A( D- U3 j/ v! n9 Z5 O
专家支招“防毒自卫术” ; h: s. V$ F3 N* q
打击毒品犯罪是关键,加强对青少年的防毒教育也很重要。专家提示,目前对于毒品成瘾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每个公民都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几位受访的业内人士为青少年支出五招“防毒自卫术”——
" h: z1 D/ t! c, P0 y" i4 e 第一招,要正确认知和引导。让青少年了解合成毒品的真相和严重后果,吸食合成毒品最终会导致精神分裂症。 # a" P% o! [6 w+ O/ O
第二招,要懂得识别和拒绝。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受朋友“邀请”的,因此拒绝“邀请”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 ? N i5 G7 Y9 N \ 第三招,在娱乐场所注意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任何香烟和饮料,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和食品。
% i0 ^# T2 @! A& b8 o/ I 第四招,不为他人保管、投递、买卖不明物品。 v& i( q: ~7 a1 e( P5 a+ d+ ~
第五招,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时间,正确应对压力、保持良好情绪,不用毒品满足某种心理需求。 . `" `9 y5 s6 N$ s/ E) N6 k# m4 j+ J
此外,专家提醒,现在一些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滥用毒品的“入门药”,如一些孩子为了提神,在上网、备考期间大量滥用止咳水,进而发展到吸食毒品。因此,身体不舒服时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 w( l1 U/ _; W 相关链接
7 L# O9 \ d8 f1 F& c$ |8 V8 \2 C 合成毒品
/ C5 d' t6 V2 X& K5 `3 n 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和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因为是近20年才在我国出现滥用,并且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新型毒品”和“俱乐部毒品”。冰毒、麻古、K粉、摇头丸、三唑仑是几种常见的合成毒品。
6 N8 `# X1 a5 T3 `' B! j4 I- h 毒品认识十大误区
& r, W% \2 G+ `# d* ~ 误区一:偶尔吸毒一次不会上瘾。- @6 m: `1 q' A8 u- c( @
误区二:吸毒能减肥。
( N2 q: M- m# ~& `& r. l 误区三:吸食摇头丸、K粉不上瘾。
* M1 `4 q6 v: ^* \. u0 n. C 误区四:别人吸毒会上瘾,自己不会。
; y% O \6 {! f 误区五:吸毒上瘾,戒毒就是了。
. I0 p0 f3 _3 Z5 v9 i" T 误区六: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毒品防范知识。' G- P) {# S# P0 N/ k4 S0 Q
误区七:有钱人才可能吸毒。
% @' M8 v6 J/ o! ? e# x 误区八:种植罂粟观赏不犯法。
% Z' l+ D- c8 H" X3 B 误区九:吸毒是违法行为,吸毒者自作自受。
4 d7 C! a4 e) h! w 误区十:周围没有吸毒人员,不需要下大力气禁毒。
$ b% d/ @: B1 h. S _( N' F, Z5 c.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6 y) W! h" D9 W: P
6 z& E0 v3 k* \2 [; z% _! s*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