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N0 h/ W; p& T$ I h% T% ]4 v
1 U B* _" y# ]/ q3 ~. j P9 v1 Q 8 i4 a$ Y& S5 t
无腿妈妈蔺永琴参加花儿比赛本报记者 王智 摄1 j% M$ K$ R. O
0 I: L- [& `6 `
42岁的赵雪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发声本报记者宁峰摄5 c: [8 u- O- v# J. u
不知从何时开始,各卫视的选秀节目几乎都走上了“感动”的路线,除了展示选手才艺,挖掘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赚眼泪”更成了一个必有的环节,关注度甚至盖过了选秀本身。0 a# y6 a7 l }7 b
现象:选秀离不开“动情故事”0 d2 ^2 D- B' d* x, i u
靠触动人心的真情故事吸引大众的关注,是《中国达人秀》首发的。2010年的冠军刘伟,10岁时因意外失去双臂,但不放弃的精神让他坚持用脚练钢琴,最后弹出一“脚”好琴来,励志的故事、感人的经历,赚取了不少眼泪。% R8 h# \9 L5 P! u, u- j
2011年的《花儿朵朵》,青海卫视也打起了“情感牌”。先有“选秀妈妈”找孩子,后有“无腿选手”找恩人,一个以歌唱选拔为标准的选秀节目瞬间也成为观众眼中的“催泪弹”。! W1 E6 N) z4 V: `2 V" Q; |
而湖南卫视今年的“快女”也免不了“赚眼泪”的环节。当年张靓颖哭花了妆在台上为妈妈唱《草帽歌》,苏醒和他妈妈对视流着眼泪唱《勇气》,“煽情”的环节一旦被搬上荧屏,就会被瞬间放大无数倍。
1 [; T. r& n. ~- C8 u. q' w 质疑:看多了观众也烦* P9 M8 k2 m& n' Z r
质疑一:节目的动机$ B, o8 Q; S% l3 c5 Q2 n
“这到底是选秀还是‘感动中国’?展示才艺为主还是说故事为主?太夸张了吧!” ——— 大二学生张同学
3 i d( K/ b8 c 青海卫视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是想做出丰富的、多层次的节目,所以才会在比赛之余关注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但我们不会杜撰或做任何渲染。”1 d @2 D: M2 J4 l/ E% e; ?. g
质疑二:节目的真实性
) i% R2 m" ]4 [2 O “最早看到‘达人秀’里那些感人故事时真的挺动容的,有时候还会掉眼泪,但慢慢发现每个选秀节目都会有这种故事,就觉得俗了,甚至会有些假。”——— 42岁的电器公司职员李女士2 Z" n' O/ b& D) D7 ?# }' U8 b+ p/ X
湖南卫视宣传人员说:“故事绝对不会有‘托’,可能因为电视手段会对某方面进行放大的报道,那么多细节肯定是会有取舍的,这也很正常。”
" ?; U' k/ T- {0 |+ I$ L& w 质疑三:节目的公平性
, v7 i; d% Y! u8 X7 r& N8 m3 m; d1 b “凭借感动晋级,对别的选手公平吗?” ——— 36岁的王先生 D8 a+ z8 {& J
湖南卫视相关负责人说:“绝对的公平几乎不可能办到,或许前期就开始报道故事会对公平影响更多,我们往年都是在进入总决赛之后,才挖掘他们背后的故事的。”4 q+ ?( q$ _$ ~9 J
揭秘:故事虽真 却是互相利用
9 A0 M/ h' D1 F/ z+ f 选秀妈妈赵雪芳说:“希望我远方的孩子能听到我的歌声,我可以早日找到她。”无腿选手蔺永琴也说:“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找到16年前救过我的恩人。”真实的故事下,他们的目的其实并不在选秀。: N/ d* E4 X `' s. a
一位熟知选秀内幕的资深传媒人士告诉记者说:“现在的选秀节目光唱歌早已没人看了,而这种有故事的人对于节目而言也是救命稻草,现在的选秀要靠故事来吸引关注,由关注故事再去关注选秀本身,节目只能做到相对公平。”本报记者 朱秦冀
7 P2 N7 M2 A6 ]' g! w(责编: yxj)
5 y9 ~* k1 v# u- ?; f' b; A# `3 m- C3 T3 d, [# }! r" b7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