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n( O+ f. e) ]4 I. q) ~5 j
! w- ~; |+ _+ h
) I9 k" L# _. h5 I5 B被泥石流冲毁的道路
; l8 S! y- l/ S7 z5 B/ k. ?$ g
9 E" J4 ^) m. W从映秀到漩口路上的一处沙场被泥石流冲垮。0 t k% z3 `1 j1 ^6 t
6 Q2 w0 z; f) ?9 a8 ~1 D0 h映秀往卧龙方向的一处沙场建筑被泥石流冲毁。7 }" T2 y( V; F+ G. c# D! |- z1 n
专家称此结论基于对舟曲和藏东南地区泥石流研究得出2 p4 m$ v! Q; D6 V$ B
映秀镇镇长则称映秀重建选址是当地相对最安全的位置
- c4 Y/ c9 p* Y' | 汶川泥石流将持续100年以上?近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家马东涛在提出这一观点,并称映秀选择原地重建有误。昨天,马东涛对本报记者表示,他的这一观点是基于考察研究结果得出的。映秀镇镇长徐红军则表示,映秀重建选址经过了反复考察,重建选址已属当地相对最安全的位置。5 O! o& \2 F7 }' H+ l- D- U% b
文/本报特派四川记者武威(除新华社稿外)) r- N) A5 g. ~% K* w6 ]/ U3 U
图/本报特派四川记者骆昌威' A! m0 o2 `& V" b0 J
专家:映秀原址重建身处“危险区”中
( i8 c9 A) z- s8 S+ \! X, U! d 据媒体报道,马东涛称,映秀原址重建属于“危险区”中的重建。“映秀遭泥石流两次重创的直接原因,与重建过程中对灾害因素预料不足有关。”马东涛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震后泥石流会增加,河沙淤积,河床抬高,映秀新城的标高就相对降低,堤防高度又不够,容易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 T* w3 d3 [/ [( `) N 舟曲藏东南震后2 ~0 S+ O% m/ c" Z1 {
多年泥石流频发
/ V' W2 W" j$ n$ k2 v 马东涛表示,汶川泥石流将持续100年的结论是基于他对舟曲泥石流以及藏东南泥石流的研究之上的。1879年,位于舟曲附近的甘肃文县发生了8级地震,100多年以来,这一地区一直泥石流频发。
5 {9 }- y. F9 ^( n+ i8 I 马东涛说:“我曾考察过舟曲泥石流的固体物质,这和1879年的地震所产生的固体物质是一样的。”1950年,我国藏东南中印交界处发生8.6级地震,60多年以来,这里也成为泥石流频发地带。“此次汶川泥石流的固体物质仍然是地震所造成的,根据其地震强度,我觉得汶川泥石流肯定要持续100年以上。”; g, f4 `5 P* A( B2 w9 D3 j0 \
马东涛称,地震导致两岸山体出现松动,引发泥石流灾害要比以往容易得多,“映秀等镇选址时并未彻底考虑这个因素,只按常规雨量进行设计。”目前降雨较历史同期并不算多,泥石流真正的“高潮”还没有到来,一旦下真正的大雨,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8 {& Z3 W8 H' i/ O' J8 Q v 防泥石流须加固
8 f* ]5 `1 h( Y3 Z" P4 G" Y5 A 河流两岸的沟壑: j/ ~9 F+ [& \9 G/ H$ n
在马东涛看来,要减少持续不断的泥石流的危害,必须加强汶川县内主要河流两岸的沟壑的防治,保证这些沟壑不出现大垮塌。他认为,映秀新城在短期内不可能迁址重建,目前能做的就是清理河道,建设堤防、逃生通道等基础设施,并储备足够的防洪物资。* t6 k( Q6 P% p
都汶高速明年竣工
; T3 @, `6 u" c t8 v0 u 或解决泥石流堵路
0 D; X7 t+ z% s2 n' c. d 因为213国道是汶川通往成都的唯一道路,地震后的屡次垮塌让这条公路不堪重负,据汶川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山鹰介绍,为解决这一“交通瓶颈”,2009年年底,一条从都江堰直达汶川的高速公路“都汶高速”正式动工,“应该在明年9月前就竣工,但此次泥石流肯定会影响工程进度。”郭山鹰表示,都汶高速避免像213国道那样依山而建,都是逢山开隧道,遇水建大桥,泥石流就不可能影响到道路。另据当地媒体报道,四川都汶公司总经理冯学钢表示,都汶高速设计时速80公里,建成后成都到汶川1个半小时可到。到明年汛期前,都汶高速要形成通行能力。$ Z' N* L i- [, [' F
但马东涛对此持保留意见,他表示,都汶高速在修建时确实考虑了泥石流及岷江常规洪水的影响,但如果大规模泥石流在岷江造成大的堰塞湖,堰塞湖溃堤所造成的超大规模洪水,恐怕是桥梁不能抵御的。
) `" J+ ^1 T0 V2 F+ l 镇长: O/ t) q0 [) f5 @" ?
只能就近就地
U8 f: i9 i" @0 K7 ] 分散安置重建
2 S+ x8 j6 ?0 v: w 针对马洪涛的言论,映秀镇镇长徐红军表示,映秀新城的选址事先经过多方论证,最后决定以“就近就地分散安置”为原则重建。他坦言:“绝对安全是没有的,把百姓全部迁走重建也不可能,重建选址在映秀镇内已属相对最安全的区域,映秀中学、映秀小学的选址则是相对最最安全的地方。”徐红军称,在设计新城时依从于三个原则:一是避开地震断裂带;二是避开次生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三是详细制定防震、防灾、疏散路线的规划。0 X. K/ |, U; r; d1 e
对于可能出现的泥石流灾害,映秀采取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治理小沟渠,去年造成大规模泥石流的洪家沟,共花了1个多亿去治理,二是生态修复方面,现在的土地太松了,要真正治理好,还要几年的时间。”“在‘防’这方面,要对河堤进行加高加固。”6 r+ o, `4 k( I) j& C8 M
一只野生大熊猫7 M2 }& ?3 P. Q% t4 E7 G! j
暴雨泥石流溺亡) L3 R5 S [1 [% r; i- j
据新华社电 记者6日从四川省林业厅了解到,近期四川发生的暴雨泥石流灾害已致一只野生大熊猫死亡。& A7 Y. o. v2 C9 v
7月5日上午,汶川县映秀镇黄家村四组村民在岷江河边查看玉米地时,在映秀镇沿岷江下行约1.5公里处紫坪铺水库回水凼处发现一具大熊猫尸体。经现场解剖,大熊猫年龄为十岁左右的成年雄性,牙齿健康,未见明显磨损,舌头破损,腹部严重胀气,腹部和四肢部分的毛已被大水冲掉,其他未见明显外伤;解剖发现该大熊猫肺部及支气管有较多积水。5 }- g; {5 H/ B1 M7 e4 l
从发现地及解剖情况综合判定,该大熊猫死亡原因为溺亡,排除人为伤害原因,极有可能是近日的暴雨及泥石流将其冲出栖息地后,汇入岷江映秀河段。8 q7 U5 D$ o5 C3 k
卧龙被困游客全部撤离
6 y# n. z6 E1 `. R 经过前夜大雨,记者昨天早晨再次来到河堤受重创的映秀镇了解灾情。映秀镇的渔子溪、岷江河水水位均较前天有所上升,水流更为湍急,抢险队员仍在紧张施工。2 u% C) b( I6 R4 T* k$ ~5 h; j
汶川县未来天气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从7月5日晚开始36个小时内,全县大部分地区有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漩口、映秀地区有大暴雨。未来一周内,汶川仍将持续出现降雨天气。7 ~( W* M } n5 d
卧龙:电力通信均已恢复
0 n, i- n: C& b% f. D# d) ]2 w 昨天上午,在映秀指挥救灾的汶川县副县长廖军告诉记者,目前,在四川卧龙被困的游客已全部撤离,主要来自成都附近,其中没有广东游客。汶川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山鹰表示:“我们从卧龙到映秀的公路上救了10多个来自卧龙的游客,他们已被安全转移。”
; H) M0 q7 s: g/ K 卧龙特别行政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何晓安表示,抢险队伍已成功抢通了卧龙至小金县的公路,滞留在卧龙的过境游客已被全部安全疏散出去,卧龙镇区的三千多老百姓解除了孤岛状态,卧龙的电力、通信也恢复了。8 {9 V0 @. ]7 X) @9 w! o
映秀:上游堰塞湖已消失5 p( t0 p1 Y$ r; h! J2 Q6 n1 {
此前,受泥石流影响,耿达至映秀的渔子溪河段出现很多小型堰塞湖,映秀镇镇长徐红军表示,这些堰塞湖面积很小,在经过上游持续的雨水冲刷后,目前已消失。徐红军表示,映秀湾发电总厂耿达电站目前仍有134名水电站员工受困,但所处的位置比较安全。* T# l6 o7 K+ p: v9 t
何晓安表示,目前,抢险队伍正在全力抢通通往耿达乡的线路,当地还有3000多人被困,仍处于孤岛状态。& f% X# e% D; k: m2 r7 I
213国道:有望10天抢通0 T6 p# O, m4 L+ ~) g+ s; N
目前,213国道仍因罗圈湾路段垮塌而双向封闭。在罗圈湾,当地都汶公司、四川高速、县公路分局等单位组织各类抢险机具从南北两线对国道213线冲毁路段进行填方。汶川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山鹰表示,这已是213国道自地震后第六次中断。“大地震造成山体松动,如果天气良好,有望在10天后抢通。”2 D7 r. @6 s% \ T/ p2 e
理县发生泥石流
- S' y& V% L' w4 O1 K: c 阻断国道317线, h. r2 \8 i& c0 x
据新华社电 6日18时左右,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朴头乡甲司口发生泥石流,阻断国道317线,阻塞杂谷脑河过水断面约四分之三。目前,当地交通运输、交警等部门正在全力疏散滞留车辆,杂谷脑河流域受威胁群众已全部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截至21时,尚未收到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3 C3 D6 O( h7 X; E: Q9 W- D) R" ]' A 巴中119人
$ B; }* o0 y7 u. V" r) O1 ?) N) H/ ]% ] 被洪水围困2 T$ x9 L1 G! I, g* v4 Y
据新华社电 6日上午,四川部分地区继续受到大雨影响,巴中市普降大雨,造成巴河水位持续上涨超过警戒水位,下午巴中市部分区域被淹,119名群众被困,及时赶到的巴中市公安消防支队官兵及时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广元市旺苍县2.9万户断电,19个乡镇断路。
2 S/ W3 h6 \* L.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M- K( b6 g2 q- G* m& h
' R( o2 ], x6 n; o( @9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