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代伟人刘少奇,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事务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路线时,注重倾听基层意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是一位身体力行和独具卓见的导师。今天,回顾他老人家特邀农民“秘书”坚持深入调研的论述及实践,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巨大的鞭策。
' W5 Y9 z, [# W& Q k
% A+ i, T" Y7 I+ E 倾听民众呼声,特邀农民“秘书”进京交谈
: i' J7 x) I: ~: {- @+ _2 Y
0 u/ }% B+ T& m: _/ W; s 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回乡度暑假。刘正山是刘少奇大哥的孙子。离京前,刘正山去zhong nan hai看望叔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代刘正山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里的情况。
3 a& u h$ w' f9 q2 h/ s a
' b; @; b. y# K' {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环境和地位的改变,毛泽东、刘少奇等高级领导干部,很难直接听到基层群众的声音了。了解下情全靠听汇报,看材料,文牍气很重,常常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8 u6 ]! g2 I7 P7 U
$ G3 `; z; j( [0 { 刘少奇决定与农民群众建立直接的联系,请他们经常收集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并用写信的方式反映农村生产、生活情况和干部作风以及农民的意见和要求等等。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是真正的翻身农民,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敢于讲真话的老农。他对即将返乡的刘正山说:“你是大学生,暑假回乡也作点社会调查,顺便帮我办好这件事。我相信你能办得好!”
4 x5 k6 x1 c* k( E( e: M+ ]" T" \ R; S2 A, p. s& u/ C
刘正山回乡后,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找到了安湖乡农会主席王升平,请他拿主意。# o" h h& W, j1 c
! O! c& q: f4 x, G 刘少奇要在家乡约请几位农民“秘书”,乡亲们把这看作是一件大事、喜事,人们以空前的热情参加。刘少奇提出的条件由大家具体化了:牛皮哄哄的不要,游手好闲的不要,叫化子烤火只往胯里扒的不要。尤其是超天捏白(即漫天撒谎)的人,更不能要……只有老实本分,发奋生产,大公无私又敢于讲真话的种田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主席“秘书”这一重任!+ L& E$ k) u; K% W+ W
7 r, s+ S) r, F' E- m3 e 名单汇集到农会主席王升平那里,竟有十几位之多。经过反复协商,比较,筛选,最后确定:成敬常、黄端生、齐海湘和另一位农民,作为特邀“秘书”,定期向刘少奇反映农村情况。4 |& [( z9 x5 a" n6 l& P1 S) C# K# ^
' I; ?9 m6 l/ d5 k 暑假结束,刘正山回到北京,向刘少奇报告了4位农民“秘书”遴选经过。乡亲们既热情又慎重,这使刘少奇十分感动,这时已是9月初,很快就是国庆节了,刘少奇便亲拟了一封电报,邀请4位农民“秘书”到北京相聚面谈。乡亲们见电报后更是奔走相告:刘少奇没有忘记家乡,G C D看得起种田人!
. S$ J+ h5 P4 o! N
7 X* K* F' Z5 K p' H0 B- e4 D 9月15日,成敬常一行抵达北京。没有约定,却是一样的打扮:光头,青布裤子,白土布对襟上衣,长条布纽扣,家制黑色布鞋。只是都把竹烟杆丢了,换上了一种价格便宜的香烟。# i0 B# x* \/ d" t* W9 A5 A
8 q& t! [; n2 c B: U* o 在北京站下了车,心头忽然升起一股刘少奇故乡人的自豪感,像解放军战士一样,4人自动排成行,且虎虎有生气。以致引起街头行人的注目,以为是少林寺的武术师来北京观光!
2 P2 ?# T9 r: y+ p/ q$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