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L4 j9 L3 \* {
本报记者施建广州报道/ |0 \8 A2 |. o
尚未找到买主,就将中华英才网列入待售资产,巨兽(Monster,NYSE:MWW)的甩货之心可见一斑。
. i$ d) S8 g2 M( `美国在线招聘巨头巨兽公司在去年11月发布其2012财年三季报时宣布,将寻求出售其此前斥资逾2亿美元收购的中华人才网,并将完成交易的时限圈定在财年结束时。7 H) e( ? Y' [4 d' Q
1月15日,有未经证实的传言称,意向接盘方对中华英才网的出价已经低至1000万美元。. _% ]0 y3 H. W0 C
中华英才网的每况愈下,既有自身的战略和管理因素,更由于传统网络招聘正遭受社交招聘的冲击。1月16日,国内网络招聘行业一位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巨兽在全球市场受到社交网站LinkedIn的冲击已经非常明显,而中国两大招聘网站51job和智联也面临同样的挑战。+ [- {/ Y. z% O$ P% a* [4 f+ S: u
包括雅虎、谷歌、亚马逊、ebay在内的国际互联网公司都曾经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这次巨兽兵败中国,再次为国际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的败绩添上一笔。
. m* A- o: r/ V6 s9 Y; @巨兽甩货* }) ]; ?& Z! r* Y8 B% M
当初入股中华英才网时签订的对赌协议,对巨兽来说是一个陷阱。1月16日,上述网络招聘行业资深人士接受采访时认为,正是由于巨兽承诺中华英才网如IPO不成功,就予以全资收购,中华英才网此前的管理层才敢于启动疯狂的广告推广,导致公司连年亏损。0 s. _* j7 `' b" y0 J0 v
巨兽对中华英才网的入股早在2005年4月,回溯当时的协议,巨兽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华英才网40%股份,同时,巨兽将在三年内完成中华英才网的IPO,如果IPO不成功,巨兽有义务成为其控股股东。0 I6 ^9 h' Y4 U5 N. [' q! Z. ]; o
当时的巨兽牛气冲天,股价高达30美元,占据美国在线招聘会场约50%的份额,同时展开了雄心勃勃的国际化。但是在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巨兽对中华英才网的这笔投资以及对赌协议,一时之间让几大招聘网站加入了疯狂的广告战。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陷入不计成本地进行用户圈地。
/ ?* \2 e' T2 w' D中华英才网最终未能成功IPO,巨兽只得在2008年10月8日收购中华英才网55.6%股份,加上其在2006年收购的约5%股份,至此,巨兽已经全资收购中华英才网。在中华英才网彻底转身成为外资公司的过程中,包括创始人张杰贤、拥有一定股份的职业经理人张建国等悉数退出。$ d: j/ g; E2 j* M- j7 W3 x/ \; f2 B
中华英才网不仅没有了创始人基因,而且巨兽委派过来的职业经理人很难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一家人才管理软件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种特殊性有很多体现,比如中国企业的HR部门希望有更多的简历供其挑选,招3个人,至少希望能有100份简历提供过来,而国外则是希望尽量帮其筛选出真正合适的,招3个人,只希望你提供10份简历。+ |; I% b6 j2 f ^8 {' Z z
据其了解,面对这种特殊需求,一些在线招聘网站不得不提供一些凑数的简历。巨兽派驻的职业经理人崇尚美国管理经验。前文提及的网络招聘业内人士认为,缺少了创始人和熟悉中国市场的职业经理人,中华英才网失去狼性,无法获得正向现金流,在中国招聘市场逐渐被边缘化。
: C9 b6 F0 G, q7 s: O而在这种情况下,巨兽自身也面临后院起火的尴尬。巨兽在其财报中坦承,其所在的网络招聘市场进入门槛极低,市场高度竞争,其竞争对手既包括同类的在线招聘网站,还有分类广告网站、传统媒体的招聘版面、搜索引擎、行业博客、垂直网站、社交网站等。尤其是LinkedIn等社交网站的兴起,对巨兽的分流效应十分明显。
" C! _; n3 Y. h- P/ g, u: ?LinkedIn在去年11月发布的2012财年三季报显示,期内其营收为2.52亿美元,同比增长81%;净利润为230万美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60万美元。反观巨兽,2012年三季度,不计入已被列为待出售资产的中华英才网,其营收为2.217亿美元,同比下滑11%;净利润为950万美元,同比大幅下滑52%。最近一年,巨兽的股价已经由最高点的10.4美元下滑至目前的5.85美元(1月15日收盘价),几近腰斩。
* Y1 }. F) L, \ p4 v社交化冲击2 l4 n k# ]0 S: o6 Y
中华英才网在中国市场的边缘化,除了自身管理和战略的因素外,也与网络招聘市场的模式更替不无关系。三大网络招聘公司85%的简历是三年前的。人人猎头CEO王雨豪对记者表示,传统网络招聘推简历和卖广告的模式,性价比并不高,并且拉低了企业HR部门的招聘效率。. w0 l9 w- U+ a& u3 ]) Q
为招到一个合格的员工,不少企业的HR人员平均看完一份简历的时间以秒为单位计算,一天下来要看1000多份简历,劳动强度很大。
/ `: K+ V) G' \( a- Y6 W* a5 A熟悉网络招聘市场的业内人士透露,尽管目前51job和智联招聘的增长情况还不错,但增长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已经受到各种新招聘模式的冲击。
" u# x) `: Z/ ^ x' |. [王雨豪说,中国招聘市场高度分散,有超过10万家服务企业,既有线上,也有线下,线下市场的规模在120亿-140亿元,线上市场的规模为40多亿元。
3 n) L0 V7 V4 K' z% `尽管在目前的在线招聘市场,51job和智联招聘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但中国企业的招聘需求并没有很好地被满足。90%的简历去了10%的大公司,还有剩下的90%中小微企业很难招到人。王雨豪认为,中华英才网的出售是一种征兆,传统的网络招聘模式,未来会让位于社交化招聘。
; A2 r; u( a) y2 Z2012年9月,王雨豪创立的人人猎头采取的就是企业悬赏招聘方式,通过在iOS和安卓平台的APP应用软件,企业发出悬赏招聘,鼓励用户推荐合资格的人选,被成功采纳的用户将获得70%的赏金,另外30%归为平台的人人猎头。% i$ o* H3 \, N% [4 [& A5 T
王雨豪透露,目前人人猎头已经获得首轮风险投资,发展200多个企业客户,成功推荐的用户一次可以获得超过1000元的赏金(视所推荐职位的年薪而定)。
/ f, o N3 @5 |% a/ D: i搜索引擎企业百度也加入战局。知情人士透露,当百度发现51job、智联招聘等每年在其网站上投入1.5亿元广告,可以获得20多亿元的转化收益时,也于2011年1月成立了百伯招聘。另外,赶集、58同城也在抢夺区域性、本地化的招聘市场。传统在线招聘网站来源只能招聘相对中低端的人才。前文提及的人才管理软件公司负责人表示,外来务工人员的招聘,比如富士康,有线下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中高端人才不愿意把自己的简历投在网站上。" [; |4 k4 E6 F$ d1 S* u
不过,该人士认为,社交招聘模式能不能在中国发展起来还是一个未知数,这里面有文化差异的因素,也与职业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有关。事实上,由于LindedIn的样本效应,中国出现了不少模仿者,但这么多年来,并没有一家脱颖而出。
- g- G9 l# |, M% s D不仅中国没有,日韩也没有。这位人才管理软件公司负责人说,其接触到的很多VC投资者中,对LinkedIn模式能否在中国复制,也存在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
3 G$ A- l! ?& G& T |
|